海底捞出海十年:三年亏2.4亿美元,“海外捞”靠什么奔赴港股?
(文/李鹏涛 编辑/马媛媛)经历了关店、海外捞换帅、海底海年翻台率下滑、捞出业绩亏损,年亏海底捞近日宣布,亿美元靠分拆负责海外业务的什奔特海国际赴港上市。
若分拆顺利,赴港这将是海外捞继颐海国际、海底捞之后,海底海年实控人张勇收获的捞出第三个IPO企业,业内俗称“海外捞”。年亏
随着特海国际招股书的亿美元靠披露,出海十年的什奔海底捞,其海外业务近三年营收呈增长态势,赴港但其净利润则从2019年亏损3301.9万美元扩大至2021年的海外捞1.5亿美元。
处于亏损状态的国际版海底捞——特海国际上市能和所有的烦恼说拜拜吗?
仅挂牌、不融资
与以往IPO的餐饮企业不同的是,此次海底捞分拆特海国际是以介绍形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不涉及融资。
简单来讲,介绍上市与公开发售的不同之处在于,上市企业不会发行新股,只是企业股东将本身的旧股申请挂牌卖买,从这一层面来讲,便不再涉及融资。此外介绍上市不要寻找投资人、没有公开募股等环节,因此能够快速上市。
以过往案例来看,蔚来和知乎分别以“介绍上市”形式登陆港股,这两家企业从通过聆讯到正式挂牌分别用时10天和12天。
对于介绍上市优劣势,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对于一家已上市的企业来讲,介绍上市是一种相对较容易的上市方式,各个流程都是简化的;但弊端则是若这家企业原本在市场的影响并不好或出现一些问题的话,介绍上市可能会有一定的连带关联度。”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介绍上市并没有进行融资,不会增厚企业资本,同时可以回避融资环境波动所带来的不利,也能够防范上市发行新股导致股价稀释的风险。
据招股书,海底捞通过全资附属公司Newpai持有特海国际90%股份,剩下10%股份由ESOP平台(海底捞为管理及执行股份奖励计划而委任的委托人)持有。
本次分拆及上市后,特海国际将通过2020年12月成立的全资附属公司Singapore Super Hi掌控海外业务,其与海底捞公司则会剥离股权关系,改由海底捞现有股东直接持有。
与此同时,特海国际还在招股书中提及,“分拆概不涉及我们股份或本公司任何其他证券的提呈发售以供购买或认购,且将不会就分拆募集任何资金。”
对于分拆海外业务的原因及优势,海底捞认为,分拆能为各板块业务更好地分配资源,并将使海底捞海外业务能够获得独立的上市地位及独立的募资平台,有利于海底捞和其海外业务的现有业务及未来扩张。同时,分拆后各板块的管理团队可以更高效地管理各自业务。另外,分拆还能提升海底捞海外餐厅的业务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认为,出于公司自身业务发展,海底捞需要拓展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其未来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撑;同时,分拆上市可能希望将国内及海外业务有更清晰定位,吸引不同投资者,增加多一个上市平台方便日后融资。
则在研报中表示,海底捞股份分拆提供投资者更多选择,因国内国外环境、管理模式不同,拆分利于团队聚焦各自业务,产生增值收益,优化发展路径;且充足现金流和海外门店经营调整向好或将有力支撑上市费用支出和后续发展。
扩张步伐变缓
因为口味多样、供应链管理复杂,中式餐饮的标准化、规模化扩张的难度一直较高。
截至2021年,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超过10家餐厅的中式餐饮品牌和覆盖两个或以上国家/地区的中式餐饮品牌分别仅占中式餐饮市场的13%和少于5%。
即便身为连锁火锅界的“一哥”,海底捞“出海”之路也并非顺风顺水。与国内业务相比,海底捞在海外的业务规模要小得多,扩张速度也相对较慢。
海底捞的海外业务起点是2012年,该年海底捞在新加坡开设了首家海外餐厅,随后的三年时间里,海底捞又分别在美国、韩国、日本开设了三家海外餐厅,基本保持一年拓一国的节凑。
2015年之后的三年时间里,海底捞都没有拓展新的国家,直至2018年海底捞成功上市后的两年时间里,宛如吹响了“冲锋号”,分别在加拿大、英国、泰国、越南、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新开设了餐厅。
截至目前,海底捞在全球四个大洲11个国家共用有103家餐厅,其中新加坡、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和越南五国均开设了10家门店以上。截至2021年年底,海底捞在国内餐厅数量则达1329家。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海底捞在海外开设餐厅的步伐明显放缓。2021年海底捞在海外仅新开了22家餐厅,较2020年的36家减少14家,而到了2022年一季度,海外仅新增了3家餐厅。
对此特海国际在招股书中指出,“自2020年起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公司调整了扩张计划,主要专注于在已拥有餐厅的国家开设新餐厅。”
从翻台率看,海底捞海外门店的翻台率已从2019年4.1次/天下滑至2021年2.1次/天;若算上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该公司中国内地以外餐厅的翻台率仅为2.3次/天。虽然2022年二季度其海外门店翻台率已提升至3.3次/天,但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在巨大的经营压力及疫情影响下,海底捞海外业务营收虽然呈增长态势,但其净利润亏损则在进一步扩大。2019年至2021年,海外业务分别营收2.33亿美元、2.21亿美元、3.12亿美元;其净利润分别亏损3301.9万美元、5380万美元和1.51亿美元。
业绩不理想、上市不融资的特海国际为何选择此时登陆二级市场?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海底捞选择此时分拆海外业务上市是想通过整个市场,以独立运营的方式给其海外市场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让自己用有更多的市场优势。
“对于海底捞而言,关键在于当前市场如何看待它的价值,只有认知足够好的公司,才能够在市场上有更多的价值。”江瀚对海底捞分拆海外业务上市的市场价值表示。
(责任编辑:知识)
-
首批入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国寿、人保、太平、泰康及国民养老入选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郑嘉意 北京报道11月23日,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银保信”)在个人养老金银行保险行业信息平台公示首批入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共有、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太平养老 ...[详细]
-
财联社得益于去年全球天然气批发价格的飙升,英国最大天然气供应商Centrica 2022年全年的利润增长了两倍多,达到创纪录的33亿英镑。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英国许多家庭仍在因生活成本高昂而苦苦挣扎 ...[详细]
-
历经32轮竞价,长沙银行股权拍卖完成!长投控股斥资10亿跻身进入前十大股东之列
价格超10亿元的银行股权拍卖完成。2月13日上午10点,湖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湖南华建”)持有的SH601577,股价7.79元,市值313.2亿元)约1.39亿股股份,在北京产权交易所进行了网络 ...[详细]
-
董事会得悉本公司暂时无法与包凡本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和控股股东)取得联系。2月16日晚,华兴资本控股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董事会得悉本公司暂时无法与包凡本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首席执行 ...[详细]
-
□贾品荣党的 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贯彻落实好 精神,就要努力发展高精尖产业,这不仅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生产要素层级提升,还有利于促进消费升级和企业价 ...[详细]
-
收评:港股恒指涨0.84% 恒生科指涨1.83%香港航天科技暴跌超26%
2月16日消息,美股周三收高,纳指录得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今日开盘,港股恒指高开0.65%,随后涨幅扩大。截至收盘,涨0.84%,报20987.67点;国企指数涨1.02%,红筹指数涨0.53%。涨 ...[详细]
-
来源: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时娜)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联合深圳银保监局、深圳证监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印发《深圳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 ...[详细]
-
2月16日晚间,沪深两市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以下是一些重要公告的汇总,供投资者参考。【品大事】:实控人梁伟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罪被逮捕金运激光300220)公告,公司实控人梁伟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罪,经 ...[详细]
-
转自:中国妇女报 ▲ 高密扑灰年画,亦称民间写意画,山东省高密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潍坊嵌银髹漆技艺是以名贵红木、天然漆和金银丝为主要原料,在红木器具上精工雕刻、镶嵌金银丝, ...[详细]
-
ChatGPT火爆 韩国厂商天降喜事:HBM内存价格涨了5倍
作为当前最火的AI应用,ChatGPT已经成为各大科技巨头必争之地,陆续都会推出类似的产品,而这也带火了硬件行业,受益最大的是GPU显卡,但HBM内存吃到了流量,正在发愁内存跌价的韩国厂商天降惊喜,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