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成锂电投资新宠 一线动力电池巨头“全员布防”
21世纪资本研究院 董鹏 成都报道
今年的全员布防负极材料环节,同2021年下半年的负极正极材料有些相似,众多资本正蜂拥而至。材料成锂宠线
5月11日晚,电投动力电池公告,资新拟以现金4.5亿元认购黑龙江哈工石墨科技有限公司新增注册资本,全员布防使得公司绑定负极材料行业龙头企业,负极与其进行深度合作。材料成锂宠线
而君禾股份主营业务为家用水泵,电投动力电池本身与新能源材料并无过多交集。资新
但是全员布防,类似行业外部资本进入的负极案例不在少数,、材料成锂宠线、电投动力电池等均有负极材料领域投资计划,资新行业“新兵”不断增加。
另一边,动力电池巨头、也在通过合资或者入股等方式锁定负极产能,今年4月上述两家公司还联合集团昆仑资本,战略投资控股子公司上海杉杉。
钢联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披露负极材料项目公告产能为800多万吨。其中,环评审批公示产能在300多万吨,能耗审批公示在100多万吨。而在去年,国内负极材料出货量尚不过77.9万吨。
虽然上述新增产能难以全部落地,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今年动力电池材料价格走势分化后,负极材料仍旧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甚至下半年不排除进一步走高的可能。
绑定
在今年的负极材料扩产项目中,出现了不少动力电池企业的身影,几乎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头部公司均有布局。
今年2月,宣布拟与宁德时代合资投建“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今年4月,宁德时代则是南北市场同步发力。先是与比亚迪、ATL、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等,一同参与杉杉股份控股子公司上海杉杉科技战略投资,随后辽宁锦州时代负极材料项目开工。
该项目预计投资约100亿元,产能达到40万吨,将依托中石油锦州石化公司针状焦和石油焦生产优势。
比亚迪方面,除了对上述上海杉杉的投资外,4月还宣布计划对其碳材料业务板块的运营平台佛山市格瑞芬增资,并引进比亚迪等战略股东。
随后,格瑞芬便宣布在兰州新设子公司,建设15万吨硅碳、石墨负极材料及石墨化加工等项目。
其他头部企业中,蜂巢能源、也在出手。4月下旬,亿纬锂能新增对外投资,新增投资企业为云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投资比例40%。
毫无疑问,继布局上游锂资源外,负极材料已经成为各家下游龙头的重要投资方向,这也是当前行业趋势使然。
在经历2021年的供给失衡后,叠加电池企业又都拥有极为可观的扩产计划,锁定原材料供给成了必然选择,尤其是在当前供需关系并无实质改变的背景下。
对此百川盈孚反馈称,“石墨化产能依旧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暂无富余的石墨化产能供给其他负极企业。而多数企业优先建造石墨化车间,但建设周期较长,负极石墨化产能供应紧张的状态暂时无法缓解。”
另有某负极材料头部企业高管表示,“很多客户的合作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上个月接了订单,不可能以后就不接了,而接到的订单数量也是越来越大。”
他认为,电池企业加速布局,本身也折射出市场上负极市场供需紧张,阶段性产能不足的现状。
通过合建产能、投资入股的方式,动力电池企业可以提前锁定一部分负极产能,从而支撑自身的庞大扩产计划。如上述中科电气与宁德时代的合建项目,便已明确“将优先保障宁德时代的石墨化负极产品供应。”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行业前三甲、和杉杉股份的差距不算太大,2021年负极材料收入分别65亿元、51亿元和41亿元。
而随着宁德时代等巨头的入局和扶持,未来负极材料行业格局也可能会有所改变。
成本
与正极材料不同,负极材料虽然不受制于钴、锂等稀有金属,动力电池中所占成本占比也只有15%左右,但是仍旧躲不开大宗商品上涨带来的成本抬升。
以针状焦为例,2021年5月时价格在9000元/吨左右,最近已经涨至13600元附近。
“主要是受到国际油价带动,石油焦、针状焦每上涨5%到10%,负极成本会抬升2000到3000元左右。”百川盈孚负极行业分析师周浩指出。
其中,成本占比更大的石墨化费用也较去年出现明显上调。对此,贝特瑞接受调研时指出,“目前公司石墨化加工主要以委外为主,所以去年开始石墨化加工费上涨也使公司利润受到一定影响。”
“目前石墨化加工费在2.8万元到3万元之间,这主要受到前期石墨化产能较为有限的影响。”周浩介绍称。
对此,贝特瑞在回应石墨化价格拐点时表示,“难以准确预测,目前价格上涨主要是因短期供需失衡所致,随着后续石墨化新建产能释放,价格也将回归理性水平。”
百川盈孚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高端负极主流价格在7-7.5万元/吨左右,中端负极主流价格在5.2-6万元/吨,低端负极主流价格在3.6-4万元/吨。
另据周浩介绍,负极材料价格波动相对稳定,主要是受到行业自身调价周期的影响,会按照季度、半年度的方式集中与下游协商接下来的价格,“电池巨头们也将成本、利润算得很清楚,大概会预留出10%到13%的利润率空间。”
而在2021年,国内主流负极企业毛利率多维持在30%左右,叠加一季度成本端的上涨,行业利润率会否随之下滑?
贝特瑞近期指出,今年一季度开始产品价格有所上调,但难以完全传导成本压力。
而从21世纪资本研究院的调研情况来看,各家负极企业由于受到原料采购、石墨化自给率、产品调价周期等因素,存在不小差异。
前述负极企业高管便表示,目前公司产品价格是按月调整,之前是“锁量不锁价”,现在是量也不锁了,每个月按订单生产,定价则会与客户协商。
国内某一线负极企业人士也表示,去年石墨化费用上涨阶段,公司已经开始进行临时调价,加之原料采购成本、产品定位、石墨化成本不同,负极企业个体盈利差异明显。
总体上看,头部负极企业议价能力较强,加之产品售价调整灵活、石墨化自给率高于同业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仍然有所保证。
以璞泰来为例,2021年公司负极材料毛利率为29.49%,锂电池材料及设备整体毛利率为35.54%。
而按照万联测算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8.7%,环比增长3.7个百分点,这一定程度上就受益于其业内领先的石墨化自给率。
21世纪资本研究院采访了解到,璞泰来石墨化自给率目标为60%至70%,现阶段大概维持在这一区间。而贝特瑞此前公开给出的石墨化自给率目标为,“长期目标超过50%”。
趋势
将高、中、低端产品价格拉平,当前负极材料价格在5.4万元/吨,其中石墨化成本就超过了一半,所以包含石墨化环节的“一体化”项目就成了新增产能的主流。
此外,由于石墨化属于高耗能项目,国内整体产能布局也开始向西南省份转移,包括云、贵、川等地。
“此前产能集中于内蒙等北方地区,一旦出现环保检查或者是能耗双控的限制,就会对整个行业供给端带来显著影响。而在产能分散后,石墨化环节的供给风险也随之降低。”周浩表示。
宁德时代、比亚迪共同战投的上海杉杉,便同时符合上述特点。
4月底,杉杉股份公告,投资97亿元建设3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落地云南,兼具原材料加工、低温改性、石墨化、碳化及成品加工五大工序于一体的负极材料生产。
贝特瑞公众号5月12日推文也显示,公司在云南的2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已于昨日开工。
行业龙头不断扩产,叠加大量行业外部资本的进入,目前国内负极材料已宣布的产能规模已经十分可观。
高工锂电指出,2022年Q1国内新增的负极材料领域产能达到270万吨,满足约1928GWh-2076GWh的电池产能需求。若叠加去年国内企业在负极领域的产能布局,该数字将进一步放大。
而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国内负极材料总产能为73万吨,开工率为75.22%,低于2021年5月至12月高于80%的水平。
短期内新增产能的大量涌入,行业内自然产生了对未来产能过剩的担忧。
对此上述负极企业高管表示,“负极材料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此前行业产能就是过剩的,只是近两年受到需求端的带动,产能利用率才出现明显提升,以后产能过剩压力还会出现,只是谁也说不清供需逆转的节点。”
周浩相对乐观一些,“与2021年下半年正极材料的扩产一样,今年负极材料的新增产能也不会集中释放,比如新投产项目产能是20万吨,一期项目可能只有5万吨,看起来新增产能规模惊人,但是企业自身会进行灵活调整,比如建设三期项目时,市场如果转差,企业也不会盲目投产。”
考虑到上述因素,他预计,未来负极材料产能会处于供需相对平衡,或者是总产能稍大于需求的状态。
而就年内市场来看,考虑到原料、加工费用的支撑,以及当前供需紧张并未得到有效缓解,负极材料的高景气度仍将延续。
“下半年负极材料仍然有上涨空间,5月底确定下半年价格时,定价会有所波动。”周浩指出。
(责任编辑:时尚)
-
来源:国是直通车正在举行的2022论坛年会上,金融监管部门一行两会主要负责人现身,详解中国金融政策,其中有关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引发关注。易纲:扩大支持民企发债的“第二支箭”“最近我们扩大了支持民企发债的 ...[详细]
-
下周新股缩量!有的首季营收增6倍,有的是华为海思、中芯国际供应商!
下周,新股“缩量”!有的首季营收增6倍,有的是华为海思、供应商!李雨琪 在本周新股申购“放量”达到12只后,下周的新股环比明显“缩量”。按计划,沪深两市共有6只新股可申购。其中,拟于周一明日)申购的主 ...[详细]
-
昨天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地球,在撤离空间站之前,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和核心舱录制了一首歌曲《听我说,谢谢你》,来表达自己的感谢。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王亚平:谢谢你,航天人,助我 ...[详细]
-
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 付克友一年前,海南椰树集团曾因一则“肯定有美女帅哥追”的招聘广告闹得沸沸扬扬,结果涉嫌违背社会良好风尚以及虚假宣传,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40万元。日前,椰树集团故技重施,再次推出画风 ...[详细]
-
证监会李明:近两年公司治理专项行动中问题整改率超过95% 一大批显性问题得到解决
【证监会李明:近两年公司治理专项行动中问题整改率超过95% 一大批显性问题得到解决】财联社11月22日电,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李明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2020年12月以来,证监会开展了为 ...[详细]
-
4月17日下午,长春市召开第60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发布会上,长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雪峰介绍了长春市推动复工复产举措:一是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根据不同风险等 ...[详细]
-
4月1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89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9例福建15例,上海4例,广东2例,广西2例,北京1例,江苏1例,浙江1例,江西1例,四川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本报记者 李玉洋 李正豪 上海报道当前半导体行业正处于高景气周期,人才供给却明显不足,尤其是在这波全球芯片角力战之下,人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抢 ...[详细]
-
美国财政部的一位高级官员22日表示“七国集团应该很快宣布对俄罗斯石油出口的价格上限,可能每年进行几次调整”。一位消息人士说,七国集团最快在当地时间23日或24日就价格上限水平作出决定。而另据《华尔街日 ...[详细]
-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敏 4月17日,日本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株式会社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末吉建介,在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发言中,介绍了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经验与遇到的问题。末吉建介表示,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