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即将获得造车资质?公司回应!雷军最新发声:争取15年-20年内进入世界前五
据市场消息,小米小米汽车接近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即将界前
对此,造车资质最新争证券时报记者向非常熟悉小米的公司知情人士求证,对方称,雷军“没有拿到造车资质,发声也不可能马上拿到。年年内进”
2021年3月,入世雷军曾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小米正式进军电动汽车领域,即将界前并表示,造车资质最新争“这是公司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雷军声誉,亲自带队,发声为小米汽车而战。年年内进”
然而,2年多时间过去了,小米造车开发进度不如预期,集团层面也对于造车进展三缄其口。再加上小米集团赖以支撑的三大主营业务全线下滑,让小米的造车梦更是雾里看花。目前跨界造车者前仆后继,留给小米的时间似乎不多了。
小米将拿到造车资质?
有消息称,小米汽车接近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对此记者向小米集团公关部求证,但对方表示,对造车业务不予置评。
但有非常熟悉小米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看来都是不太可能的事,造车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成的,距离拿到资质还差很远。”
据悉,2月9日雷军在小米投资者日上提到了小米造车的未来目标:争取15-20年内进入世界前五。对于出车时间是否太晚的质疑,雷军表示,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看好汽车产业,任何时间都不晚。
在《小米创业思考》一书中,雷军坦言,电动汽车未来的收入将由硬件、软件和各类汽车服务组成。进入智能电动时代,汽车工业的内核将从“机械工业”向“信息工业”和“消费电子”转变。
这个结论指向了一个关键问题:这个行业的终局是什么?
雷军称,如果智能电动汽车“消费电子化”,那么必然就会遵从消费电子行业的规律,到15-20年后进入成熟期,全球前五的品牌必将手握80%以上的份额。也就是说,只有最终进入全球行业前5,做到年出货1000万台以上才有意义。
小米造车未来是否有机会赢得5张“终极船票”中的一张?
雷军表示,小米在国内拥有数以千万计的忠实粉丝和用户,他们当中只要有1%的人愿意给小米一个机会,小米汽车就可以获得一个梦幻般的开局。电动汽车才刚刚起步,还有充足的机会。
然而,自小米宣布造车以来虽然声势浩大,但进展不顺。2022年4月,小米亦庄工厂正式开工,一期工程包括4个工厂,预计年产能15万辆,有了工厂,下一步可能就是收购或是申请资质。此前曾有消息传出小米与北汽洽谈收购工厂和牌照以完成造车资质的获取事宜,但最终不了了之。去年10月份还陷入被叫停的传言,虽然小米随后对外声称“汽车项目正顺利推进”,但依然无法打消外界疑虑。
作为跨界新势力,小米没有传统车企的生产资质,这一问题此前也对一众新势力车企造成困扰。解决方案大致分为三种:代工生产、收购资质、申请资质。这三种方式,代工生产始终将造车自主权交给了代工工厂,产品品质、生产成本乃至供应链管理等缺乏话语权,小鹏汽车此前选择了代工模式,发现走不通后最终选择了收购资质,自建工厂,这成为时下大多数造车新势力的最终归宿,小米也不例外。
然而,无论是收购还是申请资质都不是一条好走的路。随着监管部门对电动汽车生产执照审核的收紧,想要获得执照,需要满足“股东对关键零部件具有较强掌控力,拥有整车控制系统、驱动电机、车用动力电车等关键零部件的知识产权和生产能力”等要求。而小米目前还无法做到。
目前来看,小米造车并未抢占市场先机。如今国内造车“新势力”之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既有知名度较高的小鹏、蔚来、理想,还有哪吒、零跑、阿维塔等多个新锐品牌正在争夺市场份额,同时、吉利、长城这些传统车企也在加快新能源转型的步伐。
小米主营业务连续三个季度下滑
2023年伊始,雷军在给集团的全员信中坦言:2023年对于小米而言,是开启全新发展周期的一年,也是系列的深刻变革进入深水区之时,集团正处于一个全新阶段的起跑线上。
2022年Q3财报显示,该季度营收705亿元,同比下滑9.7%,Q2季度营收702亿元。同比下滑20%,Q1季度营收734亿元,同比下滑4.6%,这是小米首次连续三个季度营业收入出现下滑。Q3经调整净利润为21.17亿元,同比下滑59.1%。
尤其是智能手机收入这块,2022年Q3智能手机收入为425亿元,同比下滑11.1%,主要由于智能手机出货量及ASP均有所下降,智能手机出货量由2021年第三季度的4390万台减少8.4%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4020万台,主要受到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为191亿元,同比减少9%,互联网服务收入为71亿元,同比减少3.7%,主要由于金融科技及广告业务收入减少。
除此之外,小米的盈利水平也在下降,2022年Q3财报数据显示,整体毛利率同比降至16.6%,其中智能手机毛利率从12.8%下滑到8.9%。
与此同时,小米依然还在造车事业中持续投入。去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团研发开支由前一年同期的32亿元飙升至41亿元,同比上涨25.7%。根据集团总裁王翔透露,2022年前三季度,小米在造车方面的总投入达到18.65亿元,其中三季度智能汽车等创新业务支出达到8.29亿元。
(责任编辑:时尚)
-
上升11位丨东方雨虹上榜“2022全球建筑材料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排行榜”
11月17日,由材料联合会主办的全国建筑材料行业碳达峰推进大会、2022年全国建筑材料行业大会、全国建筑材料行业科技创新大会暨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公布“2022全球建筑材料上市公司综 ...[详细]
-
上海市已备案博物馆158座,平均每15.7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月8日,上海市文旅局公布了“2021上海市博物馆年度报告”。第一财经从中获悉,上海市已备案博物馆158座,平均每15. ...[详细]
-
展银投资董事长印小伟:资本不要把企业宠坏了,企业要放宽心态、脚踏实地
由金砖财经主办的“第十一届金砖论坛暨2022金砖价值榜颁奖礼”于9月8日在上海举行。展银投资董事长印小伟参加了圆桌论坛讨论。印小伟认为,这两年是非常不确定的时代,但是也是最好的时候。“像2022年1- ...[详细]
-
9月6日,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在南京开幕。在大会现场,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与国产芯片厂商董事长王升杨围绕芯片短缺情况、国产芯片表现以及主机厂自研芯片等话题进行了交流。纳芯微董事长王升 ...[详细]
-
经合组织大砍明年全球增长率:美国不及0.5%、德国将陷负增长
当地时间周二11月22日),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最新的经济展望报告。这个由38个成员国组成的机构在新闻稿中称,由于高利率、高通胀以及俄乌冲突,今年的全球经济只能勉强实现 ...[详细]
-
前沿生物披露简易程序定增结果:杰正投资、诺德基金及UBS AG等参投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外交部:中方将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据报道,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称,当前国际关系体系已发生不可逆转的结构性变化,包括亚太地区在内的新兴国家作用显著增强。西方国家的制裁已取代新冠疫情,成为全球最大威胁。为阻挡历史进程发展, ...[详细]
-
部署阶段性支持企业创新的减税政策会议指出,企业是创新主体,要实施阶段性减税政策支持创新,期限截至年底。△资料图今年第四季度,对高新技术企业购置设备的,允许一次性税前全额扣除并100%加计扣除。对现行按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曾经风光一时的网红烘焙正处于落寞时刻。近日,有消费者反映牛角村储值卡使用受限,记者调查后发现该储值卡目前只能在直营店使用,而北京直营店仅剩两家。与此同时,其公司经营状态似乎也表现出“憔悴 ...[详细]
-
拜登已决定:延长全国紧急状态!一条大消息,核电股大爆发!旅游、酒店股也“嗨了”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转自:中国基金报中国基金报 安曼8日早盘,新旧能源齐跌。新能源方面,盘中下跌超4%,半导体、锂电池跌幅靠前,创业板指跌1%;旧能源方面,煤炭、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