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3323亿,并购重组金额上升343%,深市显见六大变化,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为例,再融资亿重组质量该公司积极把握国家新能源规划政策,并购通过“出清式”资产置换“脱胎换骨”,金额济高将主要房地产业务变更为绿色新能源发电业务,上升深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大变 深市公司通过多种再融资手段,化助不断支持实体经济产业升级。推实体经数据显示,发展2022年,再融资亿重组质量深市中制造业企业融资金额达2573亿元,并购占比近八成,金额济高占比较去年增加10.43个百分点。上升深市 看点三:推动企业深耕产业链,大变市场秩序持续好转 并购重组是化助成熟资本市场的工具体现,尤其是推实体经产业并购,可以通过横向扩张增加规模,或者纵延伸以稳定供应链,往往产生协同效果。数据显示,2022年深市上市公司共披露重组方案76单,实施完成43单,涉及交易金额(不含配套募资)1611.32亿元。其中,创业板披露重组方案26单,实施完成重组方案9单,涉及交易金额(不含配套募资)198.37亿元,交易金额同比上升343%。 可以说,2022年,深市公司充分利用重大资产重组深耕产业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记者注意到,以全球装机规模最大的风电运营商吸收合并平庄能源为例,该公司吸收合并后,回归A股上市,实现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板块优质资产整合,进一步完善了深市新能源产业格局,助力加快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重组并购市场向好,秩序也在持续好转。2022年,深市公司披露的重组方案中,产业整合型重组占比近八成,占比创近五年新高,盲目跨行业并购乱象得到较大程度修正,产业并购逻辑持续夯实。此外,标的公司评估增值率中位数降至69.82%,较去年的145%,同比大幅下降,已连续四年下降。 综合整体来看,在并购重组市场,重组方案进一步回归成熟和理性,“三高”问题持续解决,质量配比更为合理,扶优限劣效果显著。 看点四:持续巩固注册制改革成效,审核效率进一步提高 记者注意到,再融资、并购重组再上新台阶,与深交所重视审核效率,既重质也重量密不可分。另一方面,监管打击力度更为精准起到了“护航”作用。 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以来,增量和存量市场改革同步推进。创业板再融资在发行条件优化、小额快速融资功能充分发挥加持之下,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有效推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022年共受理再融资申请177家次,较2021年增长22.92%,注册生效121家次,审核效率持续提升,大幅提高融资便利性。 注册制改革还补齐了重组制度短板,积极推动创业板公司通过重组完成产业整合或者转型升级,2022年共受理重大资产重组13单,较2021年增加4单,重组受理到注册平均用时进一步缩短,重组审核数量和效率均有所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重组上市也取得新突破。记者注意到,IDC行业龙头通过普丽盛实现重组上市,成为创业板首单重组上市交易,为注册制下并购重组机制的完善和持续深化改革提供了有益经验和案例参考,也进一步助力相关公司实现业务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看点五:持续完善制度机制,监管打击力度更加精准 监管层面,2022年深交所在总结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修订《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8号——重大资产重组》,明确注册制下审核、注册信息披露要求,增加了对上市公司重组股票交易异常监管的安排,强化了并购重组全链条监管。 为进一步完善可转债价格稳定机制,强化异常交易监管,深交所发布可转债交易细则和自律监管指引,新规发布后,深市可转债炒作现象得到明显遏制,转债估值更趋合理,纯债溢价率由上半年的65.16%降至下半年的44.89%,转股溢价率由上半年的58.47%降至下半年的49.18%。 近几年,现金类重组数量占比逐年上升,部分方案出现资产瑕疵、关联方利益输送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记者了解到,深交所坚持用好监管问询、现场检查等抓手,加强现金类重组和发股类重组的监管一致性。2022年,深市披露的30单现金重组方案中,有3单在监管审核问询下终止或撤回材料。 同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回头看”,深交所也进一步强化完善现金类重组全链条监管,及时就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开展检查。对近年较为突出的“并而不整”现象,深交所通过事前事中加强引导公司对整合关键点问题的细化披露,要求中介机构强化督导责任,事后对标的资产业绩下滑甚至亏损、失控等现象迅速反应,加强监管联动,多管齐下督促企业提高整合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深交所对于重组承诺期届满后标的业绩“变脸”、未履行业绩承诺、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等现象保持高度关注,对30单长期未履行业绩承诺、5单违规使用或管理募集资金情形,依规采取了相应纪律处分,进一步强化监管威慑,维护市场公平公正秩序。 据记者了解,深交所坚决落实国家产业优化升级的相关部署,引导资本规范运行,对融资规模大、重点行业及关键领域的再融资方案加强监管问询,切实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数据显示,2022年深交所累计发出200份再融资审核问询函,大力防范融资过度等风险,严厉打击“蹭热点”等炒作行为。 看点六:实现国企民企双扶持,“小额快速”融资快速发展 深化国企改革成效,提升民企抗风险能力,同样是深市2022年再融资、并购重组市场的重要看点。这一年,深市国有企业积极使用资本市场工具,通过产业整合提升质效,充分发挥国企在资本市场的“领头羊”作用。 数据显示,2022年,深市国企披露32单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披露单数占比超过四成,重组规模较大,披露交易金额占比近九成,其中以整体上市或吸收合并居多。 如通过吸收合并徐工有限,实现集团优质资产整体上市,完善集团产业布局,本次吸收合并成交金额386.86亿元,为目前国内装备制造行业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交易。 在民企较为集中的创业板,“小额快速”融资在2022年取得迅速发展。2022年深市共有20家创业板公司通过小额快速简易程序完成定增,完成家数是过去两年家数总和的2倍,融资额40亿元,是过去两年融资额的1.67倍,其中“小额快速”项目从受理到新增股份上市仅29天,高效及时的融资为企业发展提供新鲜血液,有效解决民企尤其是中小民企融资难问题。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深交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国证监会部署要求,以深化注册制改革为牵引,坚持监管与服务并举,不断研究优化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助推转型升级功能,持续完善市场生态,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第二支箭”扩容!龙湖、金辉、美的置业三家民营房企获发债信用增进函
- 充电线“平替”者绿联科技IPO匹配创业板定位存疑:披露“不足”的苹果认证暗存依赖风险
- 海南三亚高风险区调整为23个 中风险区调整为19个
- 楼继伟:吸取亚洲金融危机教训 各国应加强国际协调和合作
- 中通快递三季度量利齐增,毛利增长55.9%
- 李雪健、巩俐、吴京、黄建新、章子怡等寄语北京国际电影节:实现电影强国梦,是一步步干出来的
- 新能源车股普跌 法拉第未来跌超5%
- 东方汇理钟小锋:外资持续有规模流入将成就中国全球金融市场中心地位
- 8月31日财经早餐:市场押注两大央行超大规模加息,欧元重新回到平价上方
- 午后:联储会议纪要公布后美股继续下滑
- 海报被指侮辱女性,潮牌“WUSSA舞时”:已经知道是谁在带节奏,会拿起法律武器
- 教你一个区别真牛市与假反弹的不二法门:抛硬币
- 华安饶晓鹏让基民花了2亿冤枉钱
-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参加月饼过度包装治理督导检查工作
- 青海大通山洪灾害已致18人遇难 23人获救仍有13人失联
- 世界黄金协会:消费者愈发关注金饰的“金”
- 恒大武汉11宗地块被无偿收回 五年前以56亿价格从嘉凯城手中获得
- 腾讯进军应急医疗领域 落地之困恐难加码野心
- 刘世锦:要加快以碳核算、碳账户为重点的绿色微观基础制度建设
- 学习类App乱象频发 超八成受访家长期待明确准入机制和产品标准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北京金融法院成立一周年:收案6275件 新类型金融纠纷集中
- 东航空难第三场发布会:发现人体组织碎片 为何有3名飞行员
- 连续5个涨停板,阳光城“重获阳光”!泰康系的减持跑早了?
- 交通运输部紧急部署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切实做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
- 俄罗斯将仅以卢布结算供应欧洲的天然气
- 扬州市原粮食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马建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一个做储气罐的也能这么疯狂?”氢能产业按下快进键,“妖股”5天3板!
- 快讯: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涨超2% 现报价114.083美元/桶
- 但斌:上证指数第一次碰这么强的支撑线应该有强反弹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昭示着可能的变化
- 中韩股东联手输血60亿元,北京现代冲刺逾36万辆年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