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硕、陈繁昌联合撰文:美对华技术战阻碍全球合作

参考消息网5月24日报道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5月20日发表题为《双输的马凯美对技术战》的文章,作者是硕陈术战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杰出研究员马凯硕和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文章指出,繁昌世界需要美中两国在必要时合作,联合并在合适的撰文阻碍时候展开竞争。如果政治凌驾于所有其他问题之上,华技合作如果中美科技合作为此受到损害,全球那人类的马凯美对处境将更糟。全文摘编如下:
中美之间的硕陈术战地缘政治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而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繁昌战争只是导致双方不和的最新由头。
事情本不必如此。联合为了维护全球和平,撰文阻碍应对人类紧迫的华技合作共同挑战,美国和中国需要找到独立的全球领域进行合作,并扭转两国关系的马凯美对颓势。
科学和技术,尤其是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科学和技术,为双方恢复合作提供了最好的前景。然而,为了利用这种机会,双方首先需要重新评估各自的一些基本假设,并降低各自言辞的激烈程度。
在美国一方,有太多政治领导人和评论人士认为,在经济上与中国“脱钩”会削弱其追赶——更不用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的能力。在中国方面,有许多人认为中国现在可以单飞。在他们看来,中国已经学会了它需要向西方和更广泛的世界学习的一切东西。本土创新加上中国治理结构的优势,将足以维持中国的上升势头。
中国崛起无法阻挡
几十年来,直到2016年前后,美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还欢迎并鼓励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增长被认为是和平的,而且对大家都有利。中国南方的城市深圳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还是一个闭塞落后的渔村,如今它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是世界上的“下一个硅谷”。
此外,中国的大学在全球的排名上升,而且正在挤入第一梯队。中国一流大学提供的工资和研究经费堪与美国顶尖大学相比。诱人的职位吸引了许多海外的中国学术人才回流。中国还在培养一流的学生,其中一些人到美国攻读研究生。
如果从更长远的历史角度来看,这些形势发展——大约10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会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过去2000年(直到1820年左右)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约占全球产出的一半。这使得西方过去两个世纪的主导有点像一种历史反常现象,而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振兴或许可以被视为回归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不乏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包括火药、、造纸等。对中国当代的进步也应该从类似的角度来看待。毫无疑问,中国人能够创造和创新,而且再多的外部压制也无法阻止他们这样做。
无端竖起技术壁垒
遗憾的是,如今许多人并不以这种乐观的眼光看待中国的技术崛起。在西方,人们强烈怀疑中国的崛起仅仅是因为它窃取了西方的技术。
事实上,中国以前几个世纪的伟大发明被所有人(尤其是西方人)“剽窃”过。同样,美国也“窃取”了欧洲的发明,如蒸汽机、电力和火箭推进。
正如《创新的曙光》一书作者查尔斯·莫里斯所写,早期的美国人“不尊重英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最终,世界从这种态度中受益。如果当初自私的国家利益阻止了工业革命的变革性发明推广传播,那么所有人的日子都会更糟”。
当然,中国近几十年的所作所为与美国19世纪的所作所为有所不同,因为美国在知识产权问题上与英国没有任何法律协议。相比之下,中国同意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产权规定,但西方声称中国没有遵守这些规定。这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履行承诺意愿的信任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然而,这种情况是可以改善的。美国在超过英国后成为知识产权的主要捍卫者;同样,中国也可能如此。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技术超级大国,维护世贸组织规则和既定的全球规范符合它自身的巨大利益。
就美国而言,它应该认识到知识产权争端还有另一个角度。虽然它可以合法地宣称,如果没有美国研究生态系统的支持,中国科学家在美国开发出知识产权是不可能的。但中国人可以说,知识产权的最大转移是从中国转移到了美国。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对中国学生的中小学教育进行投资,而这些学生随后到美国学习、毕业并留下来工作。这种人才外流可能不涉及法律意义上的知识产权,但它肯定也是一种形式的知识转移。
美中之间另一个日益扩大的裂痕还体现在“华为事件”上。美国将华为视为国家安全风险,认为其5G硬件设备是“特洛伊木马”。而中国则将这场争端视为纯粹的政治行为,目的是阻止中国一个数一数二的公司成为雄霸全球的企业。
显然,一些合作障碍仍将存在。但在某些领域无法合作,并不能将所有合作排除在外。美国和中国都有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在监测和研究气候变化,如果允许这些实验室开展合作,两国的国家安全都不会受到威胁。事实上,应该鼓励它们进行合作。
封锁中国适得其反
美国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反应最终可能损害美国自身。封锁中国技术部门的做法不太可能奏效,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自美国国会禁止国家航空航天局“协调与中国的所有联合科学活动”以来,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在太空研究和天文学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发射月球车、登陆火星以及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射电天文学望远镜。
从更广泛的层面来说,美国的制裁加大了中国发展本国技术的决心,而且相关数字也对中国有利。除了人口是美国的四倍之外,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统一性与目标感、强烈的职业道德、众多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毕业生以及迅速发展的科研基础设施。
美国的严苛措施已经阻止中国人才来到美国,并且正在促使在美的中国人才离开。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40%正在考虑离开。美国政府明确敦促美国研究型大学和企业切断与中国所有关系的做法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让美国失去道德制高点。世界其他国家会问,如果它们也在经济发展上取得成功,那么美国的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它们?它们会回忆起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的经历、苏联在90年代初的遭遇,而现在又轮到了中国。而且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把提高经济和生活水平置于政治意识形态之上,他们会与任何帮助他们实现这些目标的国家接触。
全球挑战急需合作
世界上最紧迫的问题是全球性的,而不是国家性的。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竞争,还需要合作。最明显的两个问题是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这两个问题不分国界,其解决都需要全人类的聪明才智。
就此次疫情而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展开合作,分享了至关重要的信息——从中国首次对SARS-CoV-2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到有关新冠肺炎病毒如何影响人类并对治疗方法作出反应的数据。但这场大流行病也加剧了竞争。不同的国家和公司尝试了不同的疫苗研发方法,从而降低了失败的风险。这场研发疫苗的竞赛不应被视为一场争夺霸权的国家竞争,而应被看作一种对知识和解决方案的求索。
气候变化也是如此,任何一个国家或集团都无法独力解决这个问题。全世界必须合作,但也会有有益的竞争来发展和扩大未来的绿色技术。就中美关系而言,挑战在于双方要避免将这个问题政治化,或者将这种合作与其他争端捆绑在一起。
这不是美国第一次面临外部竞争,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美国上世纪50年代对(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反应应该成为应对当今局势的一个范例:美国认识到竞争,投资于自己的能力建设,加强自身力量,并寻求与苏联建立科学伙伴关系。最终,美国为在技术领域取得全球主导地位创造了条件。
世界需要美中两国在必要时合作,并在合适的时候展开竞争。如果政治凌驾于所有其他问题之上,如果中美科技合作为此受到损害,那人类的处境将更糟。
相关文章
- 来源:金十数据欧洲央行鹰派官员表示,支持12月加息75基点,甚至需要加息至更具限制性的水平...欧洲央行管委、奥地利鹰派央行行长霍尔兹曼表示,欧洲央行需要在下次就加息投票时保持加息步伐,以让公众相信欧2025-07-07
- 作者丨樱木 编辑丨月见前一阵子食品界闹得沸沸扬扬的“科技与狠活”,让巴奴找到了一个灵感。9月初,巴奴官微宣布苏州门店升级,主打“自然风”。与之前“服务不过度,道道都讲究”碰瓷海底捞式的侵略性的视觉标2025-07-07
- 究竟从获得了多少资金?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就从曾经控股的银行,获得多达 325亿元的资金。这样的巨额资金往来,发生在中国恒大与其曾经控股的盛京银行之间。11月1日晚间,中国恒大由于未能向盛京银行偿还资金2025-07-07
- 造车新势力们并未如愿迎来“银十”。11月1日,造车新势力主流品牌悉数宣布10月销量数据。月度销量冠军仍旧为新势力二线品牌哪吒汽车,销量为1.8万辆,后起之秀AITO问界以1.2万辆位居第二,极氪汽车以2025-07-07
-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于11月21日至23日在金融街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演讲时表示,在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同时,近年来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保持了相对稳定。易纲介绍,截至今年9月末,人民银2025-07-07
- 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正在多国引起不满,或引发与欧洲的贸易战。周一,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跨越大洋,远赴捷克与欧盟外交事务委员会进行会晤,希望解决争端。争端源于今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为了建2025-07-07
最新评论